文章摘要:日前,路透社关注报道了2011年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,其中令笔者受触动的是这样一句话:“在中国,每年······
日前,路透社关注报道了2011年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,其中令笔者受触动的是这样一句话:“在中国,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众多,找工作容易,但找份满意的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”
应届大学毕业生“就业难”、“难就业”一直是困扰各方的难题,相关教育专家也曾深度剖析个中原因,“硬件上”他们几乎无工作经验;“软件上”他们不愿吃苦、自视清高……事实上,专家的深度剖析也未能帮助大学生们找到满意的工作。
并非是专家的剖析不深刻,而是专家并非是问题的本源。正如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,水源是水质的根本,如果水源的根本出了问题得不到治理,只是在一旁干分析水质,那么水又怎会清澈呢?
已经工作三年的某大学生表示,“刚毕业时认为,大学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与工作毫无瓜葛,一切要从新学习;工作了三年后时间发现,其实大学所学的理论是很有用的,系统的知识对于解决工作中的难题很有必要,只是在校期间实践机会太缺乏了。”
就专家对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剖析来看,“软件上”的诸多问题是大学生们通过后天努力而可以改变的,但要改变“硬件上”大学期间鲜有实践机会这一现状则需要通过校方、企业以及学子三方共同努力方可完成的。
在实践教学经验上,山东新东方烹饪学校颇具典范。学校一方面开展不同主题、不同层次的校园文化活动,让学子们磨砺自己的实践以及组织、协调能力;另一方面,学校采用 “订单式培养”教学模式:企业作为市场主体,提供人才培养的目标;学校作为教学主体,负责教学环节,将学校的理论教学与企业的岗位需求、实践机会结合起来培养学子,学子毕业后便可直接进入工作岗位。
“学校采用‘订单式培养’教学模式,不仅为学子的职业发展提供了顺畅通道,同时也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与使用的衔接效率,为企业节省了人才成本,达到了学生、学校、企业三方共赢的成效。”山东新东方烹饪教务处主任胡应东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