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摘要:端午节,又称端五节、端阳节等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,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 端与初同义,晋代成书的《风土记》里说:仲夏端午。端者,初也。五与午相通,按地支顺序推算,五月为午月,故初五作端午。唐玄宗时,因为他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,名相宋璟建议······
端午节,又称端五节、端阳节等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,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
端与初同义,晋代成书的《风土记》里说:“仲夏端午。端者,初也。”五与午相通,按地支顺序推算,五月为午月,故初五作端午。唐玄宗时,因为他的生日是八月初五日,名相宋璟建议要避讳,就把“端五”改为“端午”,从这以后,“端五”就改称为“端午”了。
缅怀屈原说
端午节始于春秋战国之际。关于其由来,说法不一,但以纪念屈原之说影响广深较大。正是由于屈原的缘故,端午节也因此被称为“诗人节”。唐末江南僧人文秀写过一首《端阳》诗,诗云:“节分端午自谁言,万古传闻为屈原。堪笑楚江空渺渺,不能洗得直臣冤。”表达了人民大众对屈原的同情与崇敬,抒发了作者对昏君奸臣的痛恨。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,还有以下不同的说法:
纪念伍子胥说
在我国江苏、上海、浙江一带,一般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。据史书记载,伍子胥名员,楚国人,因父兄为楚平王所杀,乃投奔吴国,助吴王阖闾伐楚,五战而攻入楚都郢。时楚平王已死,子胥掘平王墓。鞭尸三百,以报杀父兄之仇。阖闾为越王勾践战败,受伤而死,子夫差继位,立志报仇。吴军士气高昂,百战百胜,越军大败,勾践请和,夫差许之。子胥建议,应彻底消灭越国,夫差不听。吴太宰受越贿赂,谗言陷害子胥,夫差信之,赐子胥“历镂”剑,令自刎。子胥本为忠良,视死如归,死前交代邻舍人:“我死后,请挖出我的眼睛,悬挂在东门上,我要亲眼看着越国军队入城灭吴!”说罢,自刎而死。夫差闻子胥死前之言,大怒,令人取子胥尸体装入皮革中,于五月初五日投入大江。伍子胥含冤死后,"后世遂划龙舟,作救伍员状"。传说中伍子胥变成了“波涛之神”。这样,在江浙一带,端午节就成了纪念伍子胥的日子。
纪念曹娥说
在浙江的东部地区,当地居民把过端午节看作是纪念孝女曹娥。据史书记载,曹娥是东汉上虞人,父亲溺于江中,数日不见尸体。年仅14岁的曹娥,沿江号哭,昼夜不停。过了17天,在五月初五日这一天,曹娥也投入江中。又过了5日,曹娥终于抱着父亲的尸体,浮出江面。此事传到县府,县令为之作文立碑,以颂扬她的孝行。在今浙江绍兴,尚存曹娥之墓,现存曹娥碑相传为晋王羲之所书。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,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,将她曾居住过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,曹娥殉父之江则更名为曹娥江。
纪念水师说
在浙江,还有端午节来源于勾践操练水军之说。而龙舟竞渡活动,被认为是为了纪念越王勾践操练水师、打败吴国的历史。勾践战败被俘后,在吴国过了三年忍辱含垢的生活,骗得了吴王夫差的信任,被放回越国。回国后,勾践卧薪尝胆,立志雪耻,于当年五月初五成立水师,开始操练。数年后,终于一举消灭吴国。后人为昭彰勾践这种坚忍不拔的精神,便效仿越国水师演练时的情景,于五月初五日这一天划船竞渡,以示纪念。
闻一多:图腾说起源早
现代学术已不把传说当作节日风俗的起源,而是把传说当作节日风俗的一部分,力图从对节俗的分析中科学地探讨节日的真实起源。闻一多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所作的《端午考》、《端午的历史教育》中认为,端午节是中国古代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祭的节日,简言之,是一个龙的节日。近代以来,在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,大量出土有一种几何印纹陶和以石器为特征的文化遗存。据考古专家研究推断,这些遗存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秦汉以前的、以龙为图腾崇拜的古老民族---百越族。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相映照表明,百越族先民生活于水乡地区,有断发文身的习俗,自比是龙的子孙。其生产工具,大量的还是石器,也有少量铲、凿等小件的青铜器,其中,烧煮食物的印纹陶鼎为他们所特有,是其族群的重要标志之一。直到秦汉时代,尚有大量百越人居住在浙江、福建等地的山区,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的用于祭祖的节日。在往后长期的历史发展中,大部分百越人融合到汉族中去了,只有很少部分演变而为南方的少数民族,因此,端午节成了全中华民族的节日。
端午背景:水是节日的自然背景
近来李道和从端午习俗的考察中发现:水是几乎所有端午习俗发生的源生性自然背景,认为端午是从水灾的自然悲剧和蛟龙覆舟噬人的背景中产生的。竞渡、缠粽、系臂等一系列节俗都是斩蛟斗龙的,而屈原、伍子胥、曹娥的故事都是由于水死而联系到节日上去,使端午节有了对于他们的纪念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