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摘要:吃腊八粥的习俗,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,南北皆然。典记上对腊八粥的功效描述得极为详尽有和胃、健脾、清心、补肺、益肾、利肝、消渴、明目、通便、安神、养血的功效,难怪人们如此钟情食腊八粥。至于起源,有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说,有朱元璋忆苦说,众说纷······

吃腊八粥的习俗,在我国已有千年之久,南北皆然。典记上对腊八粥的功效描述得极为详尽“有和胃、健脾、清心、补肺、益肾、利肝、消渴、明目、通便、安神、养血的功效”,难怪人们如此钟情食腊八粥。至于起源,有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说,有朱元璋忆苦说,众说纷纭。由于“腊八”是春节前的第一个节令,此后过年的气氛日渐浓郁,有“过了腊八就是年”的说法,过去人们对熬腊八粥非常重视,到了腊八前后,总要忙上一阵子。
材料:大米80g、糯米80g、小米30g、薏米30g、红豆50g、绿豆50g、大枣25g、花生25g、核桃25、莲子10g、板粟 25g、干百合 10g、水2500ml、黄冰糖 30g
做法:
1、将大米、糯米、薏仁、红小豆、绿豆用清水淘洗干净备用。
2、干红枣先用清水冲洗干净,再用温水浸泡20分钟,使其泡发。(或者将红枣用温水泡发后去核,煮烂做成枣泥同粥煮。)
3、板粟、花生、核桃剥壳去衣留净肉,折皱部分可用小镊子钳净。莲子浸泡,剥去苦心。干百合用温水浸泡至发软。
4、将大米、糯米、薏仁、红小豆、绿豆和莲子混合在一起,然后倒入锅中注入清水,大火烧沸。
5、再放入红枣、板粟、花生、核桃,改用文火熬40分钟,过程中不时地用勺搅动,以免锅底焦煳。
6、将小米和百合放入锅中混合均匀,再继续用文火熬制20分钟,其间继续不断搅拌。待八宝粥香糯黏软时,再放入黄晶冰糖,继续加热并保持搅动,使其融化后即可。
山东新东方温馨提示:
1、腊八粥一日三餐均可食用,以早餐空腹食用较好,尤其适合消化功能差,年老体弱者。
2、喝粥时不宜同食过分油腻、黏滞的食物。
3、熬粥时应一次将水加充足,尽量避免中途二次加水。
4、加水熬粥时,若加一些牛奶或奶油也很可口,但不可加黄油。
5、大量的柿饼类蜜饯不适合同煮。因为经过加热后成糊状,会稀释粥的黏性。